信息摘要:
碳氫制冷劑將逐步取代含氟制冷劑。這一政策信號一經放出,原本就已出現分歧的制冷劑關聯市場,被迅速分化成“正反”兩方陣營,一場公開的論戰(zhàn)正在醞釀…
碳氫制冷劑將逐步取代含氟制冷劑。這一政策信號一經放出,原本就已出現分歧的制冷劑關聯市場,被迅速分化成“正反”兩方陣營,一場公開的論戰(zhàn)正在醞釀。而雙方爭論的焦點,其實用一個字足以概況——“人”。
到底誰動了誰的奶酪?
在這場爭議中,力挺碳氫制冷劑的陣營組成“正方”,以環(huán)保界人士、碳氫制冷劑的研發(fā)、生產和上下游廠商為主。這部分群體堅持認為,碳氫制冷劑是目前市場上最有潛力快速普及的純天然無氟制冷劑,且具有其它制冷劑難以比擬的15%-30%的空調節(jié)能率,環(huán)保與節(jié)能并舉,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對中國的環(huán)境和經濟產生雙向促進作用?!叭绻谥袊靡云占埃梢源蟠鬁p少電站和煤礦的開發(fā)投入。”
與之形成鮮明對比,“反方”則悲觀地認為,我國在過去的短短5年內,相繼替換了氟利昂(CFC)、含氫氯氟烴 (HCFC)、R410a冷媒等三任制冷劑,如今備受追捧的碳氫制冷劑因為安全性能等存在隱患,最終也將難逃被淘汰命運。
上述兩大陣營的爭論,其實早在今年6月就已顯出端倪。當時,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爆料中國“現在的無氟空調其實都是有氟的”,隨后遭到包括格蘭仕在內的多家無氟空調生產廠家的直言反擊。專家曾就此指出,目前以碳氫類制冷劑為首,包括氨及二氧化碳在內的冷媒才是真正無氟。
安全教育緣何“游走在邊緣”?
“從本質上來說,這兩大陣營都肯定了碳氫類制冷劑的綠色環(huán)保特性,目前爭論的焦點其實是——碳氫制冷劑到底安不安全?是否會在短時間內被替代?”素有“碳氫制冷劑空調節(jié)能解決方案”之稱的海之鷗(中國)負責人Forrest Lundgren分析指出。
據悉,由于碳氫制冷劑燃點低的缺陷,如果操作不當(比如遇明火),極易產生爆炸。這也是一些企業(yè)決策層為什么明知碳氫制冷劑環(huán)保節(jié)能,卻保持觀望、遲遲不進行替換的重要原因。
“質量是碳氫制冷劑的生命,安全操作是生命的保障,只要在進行替換和使用時正當操作,上述爆炸等隱患是完全可以消除的?!蹦晨照{生產廠家表示。國外的先進經驗或許能提供一些借鑒。據悉,在發(fā)達國家特別是澳大利亞,當地政府對于碳氫制冷劑的操作流程和維保技工要求十分嚴格,事故采取層層責任制,從而確保了事故率一直保持在相當低的水平。相比之下,我國碳氫制冷劑市場因為長期處于混亂狀態(tài),安裝工人安全培訓還不到位,此外,作為終端消費者的用戶的安全使用意識也仍然“游走在邊緣”,安全教育丞待加強。
碳氫制冷劑未來何去何從?
技術產品往往會因技術的升級換代被隨之替代,中國制冷劑5年時間替換了4種,頻率之快讓人不得不擔憂,碳氫制冷劑的生命力到底能持續(xù)多久?加之碳氫制冷劑存在上述安全性能隱患等不足的爭論,碳氫制冷劑的未來越發(fā)撲朔迷離。